设拉子,伊朗的见证者
虽然中国被称为“瓷都”China,但瓷器不过被用在一饮一啄之间,做个摆件,
美丽且易碎,不过朝露昙花一霎芳华。
倒是伊朗这个波斯故地,他们给每一座建筑都贴上繁复的花砖,
就像是中国人给瓷器上釉一样简单普遍。
有了这层瓷砖的加持,伊朗遍地华彩,走到哪里都有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人流连忘返。
伊朗的色拉子宛若中国的西安,被遗迹填满的城市,
三步到清,五步是唐,走着走着就回到了公元前。
我们在伊朗的第一站就选在了色拉子。
到色拉子的第一天就不敢偷懒,在太阳升起之前起了床。
匆匆准备了一下就直奔了莫克清真寺,还好,还好,赶在了七八点钟之前到了。
这个时间旅行团还没到,空荡荡的大堂里只有色彩鲜艳的玻璃窗和石头柱子在。
这些石头柱子上都有整整齐齐的斜蛇纹装饰着,带着异域的神秘。
一整面墙的雕花玻璃窗随着太阳穿过地平线开始绽放它的风华。
玻璃窗上的颜色排列整齐规则分布,阳光穿过窗棂,霎时间五色光斑流转,在粉红的底色上尽情舒展,
置身其间就像在万花筒底,阳光就是那只拨弄万花筒的手。
一切都宛若一场小公主的幻梦般绮丽无情,光怪陆离。
正宗的土耳其地毯绵软舒适,阳光再不光顾这里时穹顶上细碎光滑的瓷片是伊朗人用火和土留下的另一种颜色。
它们被装点在殿堂的边边角角,光滑整齐,色彩鲜艳,算是对不见天光的阴暗角落的一点点慰藉吗?
在光影里摆够了造型,拍足了照片,看着渐渐多起来的游客,我们迅速离开去找下一处风景。
离莫克清真寺不远就是卡里姆汗城堡,城堡前醒目的摄影者雕塑和它身边举着照相机的人群如出一辙。
泥土堆垒的城堡在伊朗的地位犹如中国的长城,到了设拉子没道理不来这里。
一眼望过去的时候觉得这不过是雄伟一些的塔楼罢了,只有一个出挑的塔楼静静守护着这里。
但是细看就能发现,这些城堡的表面居然是带有纹路的。
伊朗人仿佛把一块块带着暗纹的织锦披在了城堡的墙上。
泥土在伊朗人手里如同丝线般听话真的让人叹为观止。
城堡的一角已经有城堡开始坍塌,向一个方向倾斜了10度左右,这里的人们亲切称呼它为“伊朗斜塔”。
形成的原因是这里有做公共浴场名为瓦基尔皇家浴场,浴场常年取走地下水才导致了塌陷。
现如今这座皇家浴场已经被开辟为了民俗博物馆,
里面有形形色色的蜡像为你展示千百年来设拉子人民的日常生活百态。
神态逼真的蜡像总让我觉得就是真人在为我们表演,蜡像们模仿昔日在这里搓背沐浴的人们,
也模仿些做卖做卖高声吆喝之人,总之是一派热闹的太平景象。
大概安居乐业是人们永恒的愿望吧。
发表评论